近期,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舉行了“2019年廣州國際工業自動化技術及裝備展覽會(SIAF)”,該展會將工業自動化這一前沿技術再次搬上前臺。工程研究員徐波稱,該次展會首次展示了工業互聯網主題,而工業互聯網則是制造業升級、轉型的關鍵技術,包含工業通信、云平臺等;另一個值得矚目的主題則是傳感技術及機器視覺,這兩大主題不僅代表著未來工業自動化發展的藍圖,也可為企業提供先進的感應技術和工業檢測等行業應用方案。
關于工作自動化的發展歷程,徐波介紹說,工業自動化其實就是制造業發展的一種方向,指的是,在工業生產中使用自動化的設備,來代替人工操作。這個概念是上世紀四十年代誕生的,當時是為了滿足商品批量生產制造的需要,最大化利用資源、提升勞動效率,在早期,以數控機床為代表的各種單機硬件設備不斷涌現,這是工業自動化的早期階段。
“單機自動化只是初級萌芽,其實不能滿足更高的生產需求”,徐波說,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間,隨著市場的飛速發展,催生出“迭代快速”、“品質通過率高”、“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等一系列硬性要求,因此,單機自動化設備開始組合使用,誕生了新的自動化生產線。
“從七十年代至今,隨著市場環境及生產問題的變化,工作自動化再次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自動化技術向橫縱領域前進,技術綜合應用帶來了整體組合效果的提升,打造智慧工廠就是這一階段的目標”,徐波解釋說。
徐波認為,目前中國工業自動化尚處在第二階段,不過正在全力向第三階段過渡,處于高速發展的軌道上。國內的工業發展基本實現了機械化,部分行業已經完成了半自動化,這對國內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大的推動力。從2012年到2016年,國內的工業自動化行業總產值增長額度喜人,逼近六百億元人民幣,據專家預估,在2017年到2022年期間,我國工業自動化生產總值將穩定在7%的增速,行業總產值有望達到6000億元人民幣,發展前景十分看好。但是,由于起步較晚,市場競爭激烈,我國企業在高端技術上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仍然較為落后,我國離實現全自動化的目標,也還有一段距離。
徐波指出,我國工業自動化的繁榮發展,對經濟及產業來說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利好條件,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還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核心,其實就是行業意識。徐波說,首先需要認識到,我們舊有的“重硬件輕軟件”的思路對于工作自動化健康發展來說是一個阻礙?!艾F在很多企業都喜歡去買自動化生產設備,但是并不重視軟件,這樣的組合不是設備與控制的組合,而還停留在人+設備的階段”,徐波說,工業自動化代表的是設備的自動化與控制的數字化,只重硬件設備只能算是半自動化,所以認知層面上來講,很多企業還需要重新樹立工作自動化的正確行業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