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推動人工智能進入家庭,家電企業是很重要的一個陣營,但現在人工智能產品進入家庭很大的一個難題是家用人工智能產品價格太高,人工智能紅利的落地需要依靠企業。傳統家電企業如果能將各人工智能應用模式運作起來,后續很多商業模式將迅速打通。
人工智能被視為新風口,家電巨頭“跑”出各自路徑
人工智能被公認為未來5年-10年最熱門的科學技術。那么,人工智能最先可以落地的需求是什么?
TCL工業研究院北京創新中心總監劉靚認為,有兩類需求是目前比較看好的。其一是確實能幫助人們提高生活效率的,其二是從精神上滿足人們需求的。而這也極大激發了家電企業提前布局搶占這一市場。
據了解,目前幾乎各家電巨頭都已切入了人工智能領域,但其路徑各不相同。
長虹集團是家電企業中悄然試水人工智能較早的企業之一。今日,長虹剛剛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電視,引發業界一片嘩然。其改變了之前語音控制電視死板的語音交互方式,能夠實現自然語言交互,通過云端大數據提供用戶需要的內容,解決用戶的一些痛點。
長虹技術中心副總經理展華益透露,目前長虹在傳感器模組開發應用、語音識別芯片開發應用、工業機器人、家庭服務機器人等方面均有涉及。“長虹智能戰略其實就已經考慮了人工智能的因素。在‘新三坐標戰略’下,長虹的策略是三化齊頭并進從單品智能到環境智能,這是一個邏輯的過程,并不是一個時間關系的問題。我們的做法就是在做單品的同時要解決連接的問題。”
不過,對于人工智能將如何進入普通家庭,劉靚則認為,人工智能進入家庭的初期應該從單品開始,逐步向全屋系統進行推進。
而海爾人工智能總監、機器人團隊負責人李宏言則表示,企業不用刻意在意加載的是哪個層面的智能技術,更重要的是用戶體驗好。“要想做好一個產品,在技術和數據上要有所沉淀和差異化,做出自己的一點特色,而不是簡單的調用某一個接口,否則是永遠打磨不好的。”他說。
無論何種路徑,最重要的是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家電企業只有抓住這一消費者“胃口”,才能真正贏得市場。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院長助理、智慧家庭研究中心主任梅曉春表示:“智能硬件真正的功能是幫助消費者,給消費者更好的生活體驗,而不是單純的基于設計出發。”
人工智能紅利落地,還需看商業模式
無疑,未來家電巨頭將在人工智能普及和商用的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人工智能在家電領域的落地,也需要看各企業是否真正摸索到有力的商業模式。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新技術中心經理張紅表示,現在人工智能產品進入家庭很大的一個難題是家用人工智能產品價格太高,一個家庭服務機器人(24.47,0.120,0.49%)的價格在幾十萬,不是一般家庭能夠承受得起的,如果有家電等產業界加入,如果能夠嘗試運營與租賃服務機器人的新模式,也有可能人工智能的使用門檻。
人工智能紅利的落地需要依靠企業,企業的落地則必須有好的商業模式。“人工智能注入能夠帶來家電企業商業模式和家電產品用戶體驗等方面的變化。”李宏言認為,人工智能將會給家電領域的商業模式提供一些新的途徑和新的思考。“如果實現互聯互通、多傳感器,并結合大數據、云計算,便可以進一步通過算法模型分析用戶的行為,做一些更精準的信息挖掘和信息推薦。這樣就可以把傳統家電的售賣升級為一種長線的、智能服務的模式。如果這種模式能夠運作起來,后續很多商業模式就能打通。”